本文作者: 微博用户 站小洋海红抹
本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2967957086778
此次俄乌战争一意外点是:乌军还挺能打!虽无法战胜俄军,但也挫败俄军前期速胜意图,打成个僵局,偶尔还能占点便宜。这背后有诸多因素,但美军过去十多年的整训作用不小,特搜罗2008-2021的两军相关档案,略作分析,目录:
一、背景:两场战争、三个阶段;
二、重点:对陆军作战旅的8年基地轮训详情;
三、特种作战训练;
四、其他方面训练;
五、点评;
六、附1.7万字参考资料
一、两场战争,三个阶段
纵观过去30年美乌两军交往记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91-2008:苏联解体,友情接触
1991年乌克兰独立,到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前,作为前独联体国家,还在努力在美俄两边讨好,比如一边保持跟俄罗斯的经贸往来,甚至军工供货,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一边又积极参加北约主导的科索沃维和特派团、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战争多国联军等。
此时美乌两军交往,也是一种面子上的友情接触阶段,包括一些礼节性互访、一些MOOTW(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演习和合作,总的来说跟其他对待独联体国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2008-2014:格乌战争,加速投靠:
2008年发生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北奥塞梯战争,这立即唤起了乌克兰人的历史上对乌俄关系的痛苦记忆和现实的安全恐惧。虽然有2010年-2014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总统的政策摇摆,但军方向北约靠拢的步伐大大加快。具体体现在:
(1)2008年开始北约认真考虑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条件里关于乌军部分:乌克兰军队的内部军改、完全募兵制度、军费预算投资达标、与北约互操作等。尤其是后两者,而乌军也加紧做改革——其实加入北约并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满足一系列条件。
(2)唯一一个参加北约所有重大行动的非北约国家:乌克兰更加积极的参加科索沃维和特派团活动,反恐战争驻伊拉克联军,反恐战争驻阿富汗联军等。
(3)更多美国主导的年度演习:
黑海“海风”多国演习演习;
乌克兰“快速三叉戟”多国陆军演习;
乌克兰“安全天空”多国空军演习;
德国“联合奋进”多国通讯与网络演习;
罗马尼亚“欧亚伙伴关系”专业演习;
德国马歇尔安全中心的高层安全研讨;
年度联合军事医疗培训等。
(4)美军各小单位更加频繁访问乌克兰。
(5)不少乌克兰军官开始在美军各军校留学交流。美军希望一次潜移默化改变乌军。
但总的来说,这个阶段两军交流频度明显增加,但深度还是一般。一来有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总统在那把关,二来美军和北约也在揣测。所以很多两军活动的战斗意味、对抗性、对俄罗斯的针对性并不强。
比如很多海军和空军演习也就从救灾等,扩展到反恐/反叛乱战斗程度;空军演习,依然限定在重大民事活动的空中管制;甚至美军派到黑海的还不是主力舰,只能是“佩里”级或者海岸警卫队的船,而且还能正常访问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海军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更多是美军表演,乌军开开眼,有个“哇!好厉害啊!”的感性认识,自己也无从提升。

唯一有点意味的有一个:2011年乌克兰米尔格罗空军基地,12天“安全天空”演习,由美国加州空中国民警卫队F-16机队+波兰空军F-16,带着乌克兰苏-27和米格-29搞了122次空中拦截任务训练,美187战斗机联队长自己就飞了61架次,算是给在场的200名乌克兰飞行员开了开眼。
2014-2022:顿巴斯战争,全面整训:
2014年随着“橙色革命”把亚努科维奇搞走,紧接着就是俄军强占克里米亚,以及俄军支持的东乌分裂武装与乌军展开了惨烈的热战,一下子把乌克兰社会和军方都打醒了,打疼了。
虽然乌军也不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的,类似“顿巴斯营”这样2014年死守顿涅茨克国际机场200多天力战不投降的战例(参考俄乌合拍电影《钢骨(英雄不会死)》),但都是苏联红军嫡传弟子和继承人,大师兄俄罗斯联邦军队精心调教和支持的东乌武装,甚至俄军精锐亲自下场的情况,作为文恬武嬉多年的二师弟的乌军当然发现自己打不过,于是痛定思痛开始全面寻求北约,尤其是美军的直接帮助,希望重塑乌军。这就有了后面以乌军作战旅为主的一系列整军轮训。
二、重头:美陆军对乌军作战旅的8年基地轮训
这年头大家都在军改,美军旅级战斗队,天朝合成营,俄军合成营……乌军也是类似。从2014年战前的现役2个坦克旅+12个机械化旅,猛增到现在的现在的29个现役作战旅,12个一类预备役旅,25个二类预备役旅。
而且很多资料也提到乌军作战旅的8年论战制度:即东乌平叛战区始终保持6个旅参战,8个月一轮换,回来在驻地休整,然后在训练基地进行基地化训练,再返回前线——每个两年兵都能完整经历一轮后转为预备役,而士官军官等则可以经历多轮——下面的重点,这个级 “基地化轮训”就大有文章了——也是美军投入心血最大的地方。

1. 第一期,不如人意的新兵蛋子尝试
2014年东乌战争后,乌军发现光动员增加人数不行,一个红军师傅教出来的,只会三十六般变化的二师兄怎么也打不过七十二般变化的大师兄啊!必须改革。于是当时的波罗申科政府向美军提出紧急援助请求,美军同意,利用全球安全基金资助JMTG,行动代号Fearless Guardian“无畏卫士”行动,抽调现役美军赴乌克兰训练乌军。

当时抽调的常驻意大利,欧非地区快速反应部队的美国陆军第173空降旅503伞兵团2营的300多名伞兵,于2015年4月14日全副武装乘坐美军运输机抵达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附近的Yavoriv训练基地(就是被俄军刚炸了的那个外国雇佣兵基地)。
目的是用6个月时间,为3个乌克兰新成立的国民警卫队步兵团(3001团、3005团、3029团)的1营,分别进行“一对一,种子教官式”的训练。即每个乌克兰团来1个营受训55天,回去以后再教育团里其他的单位。55天里的内容包括从单兵技能开始,然后是班、排、连规模的行动。看看效果先。
结果马上发现问题了:第一批3个乌克兰国民警卫队都是新成立的单位+新兵蛋子,即使是美军训练,提升效果也很有限,也没法去战场当作战旅用——结论就是没啥用!于是美乌商定,再来一轮,直接从作战旅开始。
2. 第二期,现役作战旅见效了
于是6个月期满后,美军173空降旅第二波换防的来了——173旅的91骑兵团1中队300人。
受训的乌军则是老部队:乌克兰陆军第24机械化旅、国民警卫队21旅等,还有一个番号不详的空突旅。都是派出自己的1个营约500人作为“种子教官”受训。
时间还是2个月,但是因为是老兵老单位,就在单兵技能、班排连战术上节省了很多时间,直接就加上了一些东乌反叛战争新技能:战场医疗、医疗后送、无人机/反无人机战术、反简易爆炸装置、重武器运用。最后的结业考试都可以上营级攻防演习了。这批人回单位不久,整个旅就可以上战场。效果杠杠的。
3. 授人以渔,乌版“欧文堡”
a.固定模式
经过第二期的尝试,后续6年的模式就基本固定下来,大致归纳一下

1, 整个项目名称JMTG-U“联合多国培训大队-乌克兰”项目。由总部在德国的驻欧洲的北约第7陆军训练司令部领导,作为在乌克兰Yavoriv的一个分支项目。
2, 具体教员,由美军每次派出一个旅级战斗队的200多人架子单位做教官,包括旅司令部,相关专业兵种代表,一直到普通步兵,还有指挥通讯后勤医疗运输等保障单位,全套架子人马,执行为期6-9个月不等的教官任务,也被视为美军海外部署的一种;北约其他加拿大军、其他军队也有少量教员参与。
3, 特殊需要时,会从德国派一些专业分队来保障一些特殊任务——比如派维修连过来,把武器装备集中维修一下等等;
4, 地点就是在利沃夫附近Yavoriv的国际维和训练中心(就是前一阵被俄军轰炸的所谓外国雇佣兵训练基地);
5, 计划每年培训乌军来自5个作战旅的5个营级单位,美军与乌军按照专业和军衔,一对一帮扶,乌军这个营回去以后可以作为星星之火燎原,成为这个旅的种子教官;
6, 培训内容涵盖从单兵技能到旅级行动,包括战斗,也包括指挥、通讯、后勤、医疗等方方面面;
7, 培训内容另一个重点:与北约的互操作。注意,不是完全复制北约复制,而是按照北约标准+乌克兰实际进行改造,最终能互操作就行,而乌克兰这边可能是跟谁都不完全像的一个东西。
8, 双向的,美军同时也在这里学习乌军在东乌战场的一些实战经验教训,补充到美军自己的训练里来。
9, 同时还要授人以渔:美军不仅要教作战旅的乌军学员,还要教训练中心的乌方教官,最终要为乌军的Yavoriv训练中心培养105名专职教员,另外的100多人的“红军”陪练,让乌军训练中心具备独立的课程开发、传授、评估能力。
10, 同时美军还要负责Yavoriv训练中心的建设任务:包括基建、训练设施设备建设、靶场建设、营房后勤保障建设、提供训练方法手段器材等等,基地的油水电气、几千人的吃喝拉撒都要管,乌方只管提供土地。
以上是要点概述,下面分享一些细节:
b.历任美军教官部队
历次来的美军教官部队:

l 陆军173空降旅503团,2015;
l 陆军173空降旅91骑兵团,2016;
l 陆军第三步兵师第2装甲旅级战斗队,2016;
l 俄克拉荷马国民警卫队第45步兵旅级战斗队,2017;
l 陆军第27步兵旅级战斗队,2017;
l 纽约国民警卫队第27步兵旅级战斗队,2018
l 田纳西国民警卫队第278装甲骑兵团,2018
l 陆军第101空降师2旅26团1营,2019
l 威斯康星国民警卫队第32旅级战斗队,2019;
l 伊利诺伊国民警卫队第33旅级战斗队,2020;
l 陆军第81斯崔克战斗旅,2021;
l 佛罗里达国民警卫队第53步兵旅级战斗队,2022,(2022年2月俄乌开战后,临时部署到了德国Grafenwoehr)
注意:
(1)这些美军教官部队都是6-9个月乌克兰部署,有些部队会在任务期间轮换不同的下属单位轮换。比如173空降旅开始是503团,后来变为91骑兵团。
(2)由于6-9个月的部署周期,与乌军一年5个旅的培训周期不同步,有时候会出现一个乌军旅先后被两个美军单位培训的情况。
(3)这些美军单位其实能力参差不齐,有101空降师这样的精锐部队,也有国民警卫队。从内容看,有的单位训练很饱满很认真很实在,也有田纳西378团那样的周边娱乐、旅游、观光、社区活动明显多于主业的。教官里有5-6次部署的百战老鸟,也有国民警卫队里平时就是老百姓,临时集训2个月就来乌克兰的。

c.受训乌军部队
实际上档案里,经常不列出乌军受训单位的番号,只能找到部分,列举一下:
l 58摩步旅、59摩步旅;
l 25空降旅、79空突旅(顿涅茨克机场一战成名那个绰号“机器人”的)、80空突旅、95空突旅;
l 24机械化旅、28机械化旅、30机械化旅、53机械化旅、54机械化旅、72机械化旅、93机械化旅;
l 国民警卫队21旅;
上面这14个里13个是乌军现役战斗旅。
理论上按照每年4-5个的速度,5年多时间应该有至少20-30个旅次乌军在此受训。为什么说“旅次”?是因为发现有一些乌军单位在这5年间多次在此受训。如95空突旅、72机械化旅,都是至少出现2次。但基本上把乌军现役作战旅都轮了一遍。
d.美军负责营房基建,吃喝拉撒
开始Yavoriv基地很苦,啥都没有,只有以前的确给多国维和部队用的一个基地。东西28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391平方公里。除了外场有分散的各个外场训练场:炮兵、坦克、通讯、BMP战车、工程、MDW、运动、轻武器射击、榴弹发射器靶场等之外,内场办公、住宿、教学设施比较简陋

2015年加州国民警卫队自己来开荒南泥湾,搞了12个大型阿拉斯加帐篷、14个集装箱住房、180张双人床、热水淋浴器等保障美军自己。

同时这里按照一个小城市,美军后勤组要负责多个职能:
l 靶场建设;
l 道路、营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l S4财产管理;
l 市长行政小组;
l 教室管理;
l 后勤保障车辆管理;
l 1400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保障。

比如2020年第33旅级战斗队在此,其后勤单位负责了训练所需的16000发弹药、300枚炸弹、24万升燃料、1300个货物托盘的保障。

甚至按照美国陆军标准的战斗体能测试的健身房、健身器材,都是美军自己亲力亲为现场制作。
还有一些娱乐福利设施:比如新的体育馆、美国陆军小卖部(囤了2万多美元的美国小商品)、娱乐室等。

e.有些靶场建设还挺复杂
比如Yavoriv训练中心的城市战训练场MOUT,是比照德国的美军MOUT中心打造。后者有8个虚拟村庄。除了常见的建筑物,还包括了下水道、地下隧道、现场的角色扮演者,WIFI咖啡馆(可以让村民通过wifi向其他MOUT村庄分享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泄漏敌我双方兵力动向信息——这也是现代战场信息战的一部分——此次俄乌战争太多了),然后乌克兰计划在2020年前建设同样的交互式训练中心。

f.教官团队任务
而美军教官团队的任务包括:
l 轮换部队训练;
l 作战小组发展;
l 对抗部队发展;
l 武器装备维护保障;
l 训练辅助设备、模拟器与模拟;
l 靶场作战改进ITADSS。
g.很多美军是老兵
训练团的美军,很多资深军士长时从军十多年,部署5-6次的经验丰富的老兵。有的甚至从海湾战争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大规模作战-反恐治安战-大规模作战”的历史轮回。

h.还有特战
每年除了5个乌军作战营,还有1个特战单位受训,但能找到的信息很少很少。不过看最近,尤其是3月初基辅以北乌军特战部队伏击俄军331空突旅那样的战斗,也知道乌军特战部队还是有有相当战斗力的。

i.重视授之以渔
前期美军凡事亲力亲为,训练中心的乌方团队还不成气候,经常就是个翻译+本地导游。到了后期,乌方教官团队逐渐成熟,开始独立开发、讲授课程。如:2017年,乌方独立开发出OTC观察员/控制员课程;CFA战场急救课程等等。

j.假想敌部队
跟朱日和的满广志一样,2017年开始Yavoriv训练中心也有固定的“红军部队”OPFOR,包括103名假想敌军人,按照一个营级单位,有一个T-64坦克连。

k.训练设施:
先进一点的有:MILES激光对抗训练系统;“标枪”等先进武器模拟器;JCATS联合作战与战术模拟系统。

l.重视士官
高度职业化的美军高度重视士官,有独特的军士文化。美军来培训乌军以后,发现俄系乌军首先没有政委,然后士官层面很弱,士官能力不足,军官层与士官层信任度低,军士长对士兵领导力不足。
于是美军按照美军经验,在这几年内强化了乌军士官层的培养。包括自身能力建设,与军官层和与士兵层的上下级关系建设等。调动士官在训练和作战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m.不是都能毕业
根据美军统计,每次受训的500名乌军营级单位,63%都可以获得CLS认证资格,10%可以获得CLS教官资格。
n.与北约互操作,但不是抄袭
美军高度强调受训后的乌军,与北约作战体系的融合互操作。但是“互操作”不是简单的“互抄”,而是在北约体系和标准流程下,根据乌军特点和东乌作战情况,重新开发乌军自己的TTP技术战术流程,并能够与北约体系兼容互操作。

o.定期向乌军高层反馈
很多旅级训练发现的问题,根子在主席台。于是,美军定期会到基辅跟乌军高层反馈,甚至召开培训班,确保条令、训练、系统、流程、程序、战术、技术等方面的上下级相互适应。

p.双向学习
每个美军单位都会提到从乌军那里学了很多东西。
不仅仅是东乌城市作战的一些经验;苏式武器特点与使用,苏式战术;还有包括乌军一些“条件受限情况下的作战能力”,如:缺乏夜视器材时在夜战中对战车探照灯的灵活使用等。
轮训的美军一般会把这些乌军的经验,带回国,带入自己的国内训练中。

q.训练内容
每次是20天的行政重置期+55天的实际训练期,内容从单兵到合同,到最后的营营级规模的攻防假想敌对抗演习,旅级司令部计算机化作业。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l 美式战斗体能测试;
l 单兵武器技能;
l 重武器技能(迫击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BM21火箭炮等);
l 战斗急救技能;
l 伤员后送;
l 群死群伤训练;
l 反无人机;
l 房间内搜索;
l 战壕清理;
l 车队巡逻与反伏击;
l 战场通讯;
l 陆地导航;
l 班组配合射击;
l 战斗车辆机动;
l 生存技能;
l 简易爆炸装置培训;
l 呼叫火力支援;
l 班排连训练;
l 排一级火力压制;
l 营级火力支援;
l 营级防御;
l 指挥所TOC业务,军事决策组件MDMP;
l 旅一级兵棋推演;
l 参谋任务规划课程;
l 演习训练的观察评估员;
l 团队领导力课程;
l 基本领导课程;
l 实弹射击的安全组织;
l 小单位城市地形活动MOUT;

特种部队还包括:
l 高级陆地导航;
l 高级射击课程;
l 高级单兵战术;
l COLT精确火力引导员培训;
l 前沿观察员,对空引导员;
l 空突部队特有的空中突击课程;

还会有一些专业课程:
l 牧师课程;
l 心理创伤修复课程;
l 战场给水,野战加油,应急供电等;
l EOD排爆训练;
l 潜水员训练;
甚至妇女权益培训,反种族主义交流。

r.实战小技巧
2017年2月13日,第45旅级战斗队培训乌军28机械化旅1营,一个特殊科目——如何在受损翻滚的BMP战车中把受伤的车组成员从舱口弄出来——俗称“人员提取”——一种被称为“瑞士座椅”的自制安全带——这是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经验,可以平时把车组固定在座椅上,哪怕车辆遇到爆炸翻滚。同时又有利于把受伤的车组从舱口拉出来。

s.也有争吵
训练中,美军会遇到美式条令与乌军的传统苏式战术的碰撞冲突。但美军一般不基于说谁更好,而是按照美式的做法,激发学员们来讨论。比如简单的手榴弹投掷,美军有5种姿势,按照美苏条令各有差异,有多种姿势核动作,分别在距离、精确度、暴露性等方面有自己的利弊。此时就让学员们讨论和实践,最终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方式。

t.MTT只争朝夕
因为训练内容越来越多,为了节省训练中心的这55天时间,2020年开始,美军会组建MTT机动训练小队,提前赶往乌军驻地,提前介入,把一些单兵基础课程提前安排下去完成,把一些营级军官的MDMP决策课程也提前布置下去,使得进入训练基地后直接从合同训练内容开始,为后面的复杂科目节省时间。

u.已经开始从治安战到大规模作战
在乌克兰的美军,从2021年开始,已经开始训练从反恐治安战COIN过渡到大规模作战LSCO的内容。

v. 最后与一个演习衔接
最后除了营一级规模的攻防对抗演习,运气好的一般还会赶上年度的“快速三叉戟”演习,安排不少更复杂的对抗科目。

(以上是部分摘录,更详细的见最后一部分“全部档案摘要”)
三、特种作战
除了常规地面部队战斗旅的训练,第二大重点是美军特战部队与乌军特战部队的训练。

l 其中一方面也是在Yavoriv训练基地进行的,由美军第10特战大队负责,每年只培训乌军一个特战单位。
l 还有一个就是跟随其他非固定任务。如:
l 德国斯特加特基地的北约SOF课程:为期6个月,2016年开始,乌军特战单位100人申请,最终29人能毕业。
l 美国特战司令部在密西西比州斯坦尼斯太空中心的培训,每年都有乌克兰军人参加和毕业。
l 年度“海风”演习的濒海特战训练;
l 德国年度“联合决心”演习里的特战任务,主要是特战单位与常规力量协同,特战单位侦查和进行目标指示;
l 年度“特洛伊足迹”演习,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组织,多国参与,涵盖从空中突击、近距离战斗、敌后伞降等很丰富的内容。
l 年度Sabre Junction特战演习,一般在保加利亚举行,北约个特战单位参加,乌军也会参与。
l 乌克兰文尼察的年度Fiction Urchin演习,基于CV-22和MC-130的空中特战训练;

而且乌军参加北约的特战培训有个特点,尽量不露脸和单位,哪怕是在毕业典礼的摆拍上都带着面罩。
四、其他方面
除了8年的作战旅轮巡,特战训练,美军还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介入:
l 德国马歇尔安全中心的高层培训与论坛,基本上面向包括乌军在内的北约各国高层,搞一些高来高去的战略安全问题,非常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主题;
l 基辅:长期有美军帮助乌克兰军方高层进行改革和洗脑,与下面的各种训练反馈相结合,逐步满足加入北约的军事改革要求;
l 传染病:美国陆军那个著名的的特里克堡陆军传染病研究所,没错,定期跟乌军军事医学人员进行交流合作,提升乌军的生物威胁识别诊断能力。比如此次疫情期间,就提供了快速核酸测试技术和工具;

l 心理战:邀请乌克兰心理战部队PSYOPS参加北约一起的培训;
l 创伤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康复的交流:作为一直在打仗流血的乌军来说,这个的确很有必要;
l 灾害事故处置:包括大规模交通事故、生物/化学/核安全事故等;
l 军事民政:美军的民政部门,组织进行战区的民政和心理宣传技能培训;‘面向民众的地雷安全常识教育等;
l 北约标准军事英语、手语、符号培训;
l 接入北约安全信息网络的JMEI平台培训;
l 2014年开始安排与经济在波兰、罗马尼亚上空巡逻飞行,监控乌克兰;
l 2016年开始提供AN/TPQ-36“寻火者”反炮兵雷达;
l 空军、海军也有不少,可惜乌克兰海空军太弱,美军也教不出啥来。

五、默虹点评
1, 2014年克里米亚和东乌冲突是个转折点,美军对乌军进入全方位手把手教;
2, 由于乌海空太弱,培养难度也大,以及东乌战争的需求差异,美军重点放在对乌陆军作战旅和特种部队的培训上,投资少,见效快,临阵磨枪不快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