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是动物引发了新冠大流行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23/03/covid-origins-research-raccoon-dogs-wuhan-market-lab-leak/673390/

三年来,关于冠状病毒大流行起源的争论一直像乒乓一样在两大观点之间徘徊:SARS-CoV-2 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中的,或者病原体是从实验室泄漏出来的。在中国当局的数据混淆和美国国内的政治化,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猖獗猜测下,许多科学家一直坚持这一观点,即这次爆发和其他大多数爆发一样,是纯粹的自然起源。但该假设缺少一个关键证据:中国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基因证据,即该病毒感染了在那里出售的生物。

继续阅读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是动物引发了新冠大流行

我和我中学老师的一个沟通实验

文/色猴

我的中学老师突然给我发了政法大学郭继承的一个视频《政法大学一位教授的肺腑之 言》。估计是看我朋友圈发了一些内容是对社会不满内容,希望我不要只看到负面,只看到光明一面。想知道内容有兴趣可以去搜 。

其实我已经和她聊了很久,我已经了解她了。人特别好学校当老师很多年 鸡汤为主从不发社会议题。大概率我们是不同频的甚至是无法沟通的。但是, 今天我突然来了兴趣,决定试试。。

于是我发了个朋友圈问:我该怎么回复?
于是有了下面的精彩对话一一
继续阅读我和我中学老师的一个沟通实验

中国糟糕的全球形象正在损害其战略目标

副标题:从欧洲、北美到南半球,对北京的信任在过去几年里迅速恶化。

原文:外交家(The Diplomat)

作者:Joshua Kurlantzick

译者:仁者乐山

在这张 2020 年 4 月 13 日的照片中,一名戴着口罩的妇女驾驶她的汽车,旁边是悬挂在街道上的中国国旗,当时为防止新的冠状病毒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传播而实施宵禁。
图片来源:美联社照片/Darko Vojinovic

在过去4年里,中国的全球形象——在过去20年里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是积极的或至少是中性的——广泛地恶化了。这种恶化不仅发生在像美国和日本这样的主要民主国家,中国与它们的关系本来就很紧张,而且也发生在非洲、亚洲和东欧的发展中国家。1990年代至2010年代末,中国与这些地区的国家保持着积极的关系。而现在,在世界的一些地方,中国的公众形象是几十年来最差的。

尽管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方案增加了对外援助;它在国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其他大众传播方面,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并广泛努力扩大其文化外交、外国人访问计划,为在中国大学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但北京的公众形象和整体软实力,却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代中期更有利的观感,到现在降到最低点。

今天,对中国的负面公众形象,其程度令人吃惊。2021年“皮尤研究中心”(Pew)对包括美国在内的17个不同国家的公众进行的调查发现,”对中国的不利看法……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在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绝大多数人对中国有广泛的负面看法。” 继续阅读中国糟糕的全球形象正在损害其战略目标

李承鹏:中国人,你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面躺着,坚硬的甲壳抵着床板,抬头看了看,发现自己有许多只腿在眼前舞动,“天哪,我出了什么事啦?”

一天早晨,王爱国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手机变成一个巨大的红码。他仰面躺着,冷汗打湿床单,抬头看了看,许多根棉签在眼前舞动,“天哪,我出了什么事啦?”

每一个中国人都可能在某一个早晨遭遇卡夫卡《变形记》,你忽然就发现自己不再是正常人类,坐不成火车,上不了班,出不成差,被封楼里甚至关进方舱。起因不过是你曾路过一个菜市场,或存了笔钱在快爆雷的河南村镇银行。

用红码截访真是一大天才发明,健康码就变成了思想码。更天才的是,有些王爱国并没开始维权,可因为他有这么个思想隐患,就被打上了红码,坐着动车,整列火车忽然静止,被拉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人用林冲脸上刺字来比喻红码,以免他跑去上访高太尉。您乐观了,林冲毕竟杀了人,我们的红码故事,就像汤姆.克鲁斯演的《少数派报告》,你没有犯罪,但你存在犯罪的可能,因此你已经是罪犯。

继续阅读李承鹏:中国人,你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冯玉军:俄乌战争的起源、前景与战略影响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17BlZNOE9Fm6M7z_gALvw

近日,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与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共同主办了一次内部视频研讨会,集中讨论俄乌危机对全球金融格局带来哪些重大的变化?对于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俄乌战争的起源、前景与战略影响”的发言。以下是他发言的主要内容。 继续阅读冯玉军:俄乌战争的起源、前景与战略影响

谁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了“我站普京”的流行标签?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5220042481749

大西洋月刊志杂的作者,伦敦智囊团社会媒体分析中心的主任卡尔·米勒,分析了乌克兰战争的社交媒体之战,他指出,西方分析家没有看到信息战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没有发生,也不意味着西方已经赢了信息战。 继续阅读谁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了“我站普京”的流行标签?

乌军咋变得能打了?浅析美军对乌军十年整训

本文作者: 微博用户 站小洋海红抹
本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2967957086778

​​ 此次俄乌战争一意外点是:乌军还挺能打!虽无法战胜俄军,但也挫败俄军前期速胜意图,打成个僵局,偶尔还能占点便宜。这背后有诸多因素,但美军过去十多年的整训作用不小,特搜罗2008-2021的两军相关档案,略作分析,目录:

一、背景:两场战争、三个阶段;

二、重点:对陆军作战旅的8年基地轮训详情​;

三、特种作战​训练;

四、其他方面训练;

五、点评;

六、附1.7万字参考资料 继续阅读乌军咋变得能打了?浅析美军对乌军十年整训

乌克兰“中立”意味着什么?

本文来源: 微信公众号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本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bhBt2QC6sqU9z6GLviKag

乌克兰战争还在继续,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官员也在进行谈判,试图找到结束冲突的方法。据报道,中立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目前正在谈判的关键原则之一。

乌克兰作为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中立桥梁的想法并不新鲜。一个多月来,乌克兰的抵抗破坏了俄罗斯的战争目标,这种想法再次获得了青睐,成为了帮助停止乌克兰的破坏、以及防止未来冲突的解决方案。

跟前几周相比较,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谈判似乎更有希望。俄罗斯表示,它会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大幅减少”基辅和切尔尼戈夫周围的军事活动。乌克兰官员也提出了一项计划,围绕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领土的地位进行讨论,据说俄罗斯方面正在考虑这个提议。

然而,任何协议的基础仍然是乌克兰的中立承诺。从广义上讲,乌克兰的中立性可能会迫使它放弃加入北约组织(NATO)的愿望,并放弃在其领土上接纳任何北约设施或部队,这可能是为了换取防止俄罗斯再次发动入侵的安全保证。 继续阅读乌克兰“中立”意味着什么?

乌克拉伊娜的中国裂痕

原文作者: 沙泉嘉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2225493975066&is_new=1#_0

(为了阅读方便,将文章中为了规避敏感词所用的代称恢复为本义)

​​2022年2月24日,本来我以为这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甚至是值得期待的一天,我好几个快递都正好在这一天送到,有牌垫,有卡牌,有台版漫画,有进口文具,还有手办。虽然几天前看到朋友圈有人说“俄罗斯都要打乌克兰了,我还要工作”之类的话,但是大众对于这种可能性依然以嘲笑为主。几天前蒲亭(诶,就用蒲亭)的宣言也更像是一个泥潭中的国家承认既有收获的宣言。那一天,捧着一大堆快递上楼,打开电脑,我开始反复确认今天是否是4月1日,或者眼前的是不是什么游戏的宣传片。

战争开始了。 继续阅读乌克拉伊娜的中国裂痕

北约东扩是否是合理的借口?

文章来源: @瞅把你给懂的
文章链接:  https://weibo.com/2130729292/Ll6cRtFcV
转载时将部分敏感词恢复了原样,以方便阅读

俄罗斯给这波战争找了三个理由:乌克兰是纳粹,实验室威胁,北约东扩。
其中前两个,我已经发帖说过了,一个是通过泛化纳粹来完成指控的贼喊捉贼行为,一个是无实锤的节奏。

今天来说一下“北约东扩是否构成战争的合理理由”,好像系统说这个问题的人不多,俄罗斯粉从24号一口一个北约跳到现在。

对此我只能表示,瞅把你们给懂的,你又懂了是吗?

继续阅读北约东扩是否是合理的借口?

什么样的专家在影响舆论:以俄乌冲突中的高程老师为例

作者:瞅把你给懂的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9245730128119

​​之前这个帖子就已经说过国际关系与国别区域研究的问题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及背后的一系列成因。

https://weibo.com/7726282640/LhNr21hIl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俄乌冲突后突然活跃在网上的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业内知名刊物《当代亚太》编辑部主任高程老师的关于俄乌冲突的互联网表现。

虽说网络发言无法代表一个人的研究水平,但通过网络发言的字里行间去管窥一个人对于某个问题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并非难事。

如果一个专业人士,在网上故意展示出低于专业水准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那么除了想靠愚弄公众寻求冲浪快感或财富密码之外,我想不到别的合理解释,而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绝非善类。某旦的某些人,我就不点名了。

但是我相信高老师绝非此类人士。所以,她在互联网展示出的对局势的看法,应当与其专业水准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匹配的。

继续阅读什么样的专家在影响舆论:以俄乌冲突中的高程老师为例

复必泰在中国内地的坎坷之路

作者:TRENT7000

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5994062660051

到现在可以捋一捋复必泰疫苗在中国内地的坎坷道路了。从2020年到2022年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节点,2020年11月,2021年4月,2021年6月-8月,2022年2月。本文不涉及政策问题。

继续阅读复必泰在中国内地的坎坷之路

美国最清醒的俄罗斯专家:我们已经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中间

本文来源: 微信公众号 纽约时间
本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F34UltDZQx6Tatz-7DbYw
来源:Politico
翻译:胡安
编辑:江南

【编者按】

菲奥娜·希尔(Fiona Hill)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前官员,专门负责俄罗斯和欧洲事务,目前担任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她是外交关系委员会和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在近期接受美国Politico采访时,希尔提出了一些非常深入的洞察,包括:

1. 普京相比以往,现在更加情绪化,而他身边几乎没有制衡,加剧了形势的危险;
2. 国内大选和年龄也是推动他侵略的原因之一;

3. 但普京发起这场战争并不是冲动,他的宏大目标是重建俄罗斯帝国;
4. 战略目标决定了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乌克兰;
5. 关于核武器,不是他是否会用的问题,俄罗斯的武器级神经毒剂已经给别国造成伤害;
6. 全世界仍有时间和工具予以回击。

继续阅读美国最清醒的俄罗斯专家:我们已经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中间